发布日期:2025-07-05 18:28 点击次数:73
今年以来,胜利油田鲁明公司济北采油管理区扎实作好“三大计划”一体化运行,坚持以“事前算赢优化效益、一仓四库保障接替、联动优化提升质效”为基础的动态配比生产优化运行机制,推动“三大计划”运行曲线从“计划工具”向“经营引擎”的转变。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管理区油气当量完成6.47万吨,较计划增长548吨,成本预算较计划节约20.9万元,经营利润超计划运行。
规划好大方向
计划到每一步
3月份,耗时三个多月,凝聚经营、技术和生产骨干心血的《2025年济北采油管理区生产规划方案》初具规模,内容涵盖了全年运行计划、开发工作量和生产运行三大部分。
这个方案是鲁明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管理区执行董事、党支部书记劳伟带着大家摸排井史、理清自然递减、细算吨油成本、摸准盈亏平衡,对这个勘探开发30多年的老油区年度“三大计划”运行的总纲。“只要切中要点,掌握主动,就能将劣势转化成优势。”劳伟说。
老油区存在诸多生产难题,设备老化、稳产难度大、人员结构矛盾突出。
“规划方案清晰记录着每一个生产节点,每天我都会翻阅其中的内容,已经干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干,一目了然。”时间过半,管理区油气开发主管师李焕桌上的这本规划书满是折痕和划痕。李焕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开发工作量”部分,其中包括措施三库、新井工作量、水井工作量和增压注水工作量。每项工作都有具体的时间节点和负责人,这本规划更像是她全年工作的“指导书”,进度如何,心里清楚。
经过运行实践,管理区生产经营工作稳中有超,大方向明确,小目标精准,这让基层基础工作更加坚实有力。
工作形成闭环
确保运行质效
结合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目标、重点工作和阶段性投入情况,管理区排出年度“三大计划”运行曲线,根据产量安排和成本投入计划,对每个季度的重点工作进行排序,每季度工作各有侧重,工作部署从整体到细节,步步不落。
针对无新增区块储量和工艺措施难度大等问题,济北采油管理区以区块分析为基础,提前摸排侧钻井、扶长停和措施“一仓四库”工作量,定运行节点、定施工周期、定增油贡献,将重点稳产增产的工作量形成年度运行大表,支撑起年度生产计划、投资计划和财务预算三条曲线的前瞻性储备运行。例如,一季度投产的12口新井,去年底完成各项审批,新的一年投产见效,三个月贡献产量834.9吨。
针对老油区的开发规律,这个管理区开展常态化单元动态分析,确保一体化方案不低于6个,措施井储备规模在30口的合理区间内,形成“措施论证—效益评估—结果入档-动态更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构建起经济效益—技术可行性—储量动用率—采收率提升值的四维评价体系。
同时,他们建立“4表2单”跟踪执行评价考核台账,把“一仓四库”动态、措施井经济效益、钻井效益、计划工作量和价值量执行率做成“4表”,抓实督导运行和效果跟踪;创建“月度‘三大计划’下达单”和“月度绩效考核兑现单”,管理区可以及时发现执行偏差、处置异常等情况,对运行曲线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运行质效。
作好动态调整
优化管理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成绩有目共睹,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渐显现,管理区则根据实际做好“三大计划”运行曲线的优化调整。
当前很多攻坚任务,亟需复合型人才,例如,技术人员对油藏分析头头是道,但对财务经营知识却知之甚少;再例如,各类系统跨多个专业,数据指标、工作量与效果分析就更需要综合能力更强的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调试,否则交互性无法提升。
为发挥人才强基作用,他们采取“油藏开发+采油工程+财务经营”的复合培训方式,每周二晚上开展培训,确保管理区40岁以下的骨干复合型培养率超过80%,努力培养具有一定油藏经营专业基础的复合型技术人员,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不仅如此,他们还强化新入职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力度,形成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根据每个阶段的需求指定辅导老师,包括讲理论课的管理区班子成员、现场指导的班站员工、专业讲解的技术人员、解决疑难杂症的技师。今年5月份,7名新入职大学生参加油田技能鉴定初级工考评全员通过。
“人是计划执行的实施者,人员素质决定工作效率和质量。”劳伟表示,在提升工作质量的过程中,管理区将人才培养纳入“三大计划”中,把每一项计划都定实,从而提升工作质量效率,让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双向奔赴、互利共赢。(大众新闻记者顾松通讯员赵军)
上一篇:广州入选!商务部公布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名单
下一篇:没有了